2021年11月10日,为期三天的第三届中国GI(血糖生成指数)国际会议完美收官;专业人士表示,本届大会因国内外权威GI大家的高端阵容、前沿的国际视野,为GI行业产学研创建了新高度,提升了GI行业的影响力,推动了GI产业在我国的科学发展,引领了食品行业新风向。
大会继续由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携手热心肠研究院,以线上直播的形式举办。基于中国GI产业的巨大市场前景,以及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作为中国规模最大、历史最久的食品、生物工程科研机构,在业界拥有的强大影响力和号召力,本届大会吸引了国内外GI大家和众多企业、公众积极参与,精彩纷呈,为业界带来一场云中盛宴。
朱大洲: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有近3亿人处于隐性饥饿状态,其中钙摄入量只有推荐摄入量的45.8%!但钠摄入量超过推荐摄入量的2.9倍!朱大洲研究员在开篇演讲中,主要介绍了国际和国内营养导向型农业和食品的发展中,如食物消费与营养素摄入结构不平衡、我国主食较为单一且GI较高等现状和问题,表示在坚持“大农业、大食物、大营养、大健康”的前提下,加强科技创新,开展面向1.14亿糖尿病人、1.33亿慢性肾病患者等特殊人群的专用食物研发;以及中低GI大米、铁锌营养强化小麦等营养导向型农业,并通过加强政策引导和标准体系构建,共同推动我国营养导向型农业发展。
陈伟: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
“肥胖不仅是一个形象名词,而是已被国际权威医学专家定义为慢性疾病,并导致很多并发症”,陈伟演讲中对肥胖的新定义的介绍引发了与会者强烈关注。陈伟对低GI生活方式对减轻体重,改善肥胖病人胰岛素抵抗等相关并发症、增加饱腹感、降低炎症反应等方面的改善作用进行了介绍,并提出只要减轻体重的5%-10%,就能有效避免、甚至逆转很多肥胖相关疾病。此外,演讲还介绍了低GI减重饮食的设计思路以及食物选择举例。
Kathryn Usic:澳大利亚GI基金会首席执行官
澳大利亚GI基金会,是一家非营利的健康促进慈善机构,也是将GI研究付诸实践的世界领导者,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就是我国唯一得到澳大利亚GI基金会认证的GI测试实验室。Kathryn Usic在演讲中对GI全球测试实验室认证体系、标识体系等做了详细介绍,还分享了GI基金会现行的低GI食品测试营养成分要求准则的建立历程,迄今为止这个准则还是我国以及其他多国制定相关标准的参考文件之一。此外还为我们介绍了低GI食品在澳洲巨大的潜在的市场与机遇,以及通过促进低GI饮食在澳洲以及全球的知晓度和影响力,带动低GI食品全产业科学健康发展的工作和成绩。
朱静:丁香医生低GI产品开发负责人
会上,丁香医生数据研究院重磅发布了国内首个关于GI的调研报告。该调研报告显示,75%的大众听说过食物GI值,但88%存在严重认知误区;80%的医护人员听说过食物GI值,但即使在临床营养科,对于GI值的常见认知误区也仍存在。丁香医生朱静表示,本次调研结果体现出大众用户对于低GI食品存在较为旺盛的消费需求,同时对于医生来说,权威数据的稀缺也导致GI相关内容的患者教学面临困难。因此,无论是面向大众的GI食品研发还是为医生提供权威的数据支撑,都存在着较大的发展空间。
Thomas Wolever:INQUIS 医学研究中心医学总监
作为GI的创始团队成员之一,Thomas
Wolever教授为我们介绍了GI测试方法的设定和不断完善的历程。演讲通过对GI测试所引入的关键因素,如受试人群、测试步骤、数据分析等各方面诸多细节的参考方法和缘由解析,通过方法学的视角,为我们解释了GI测试方法需要考虑的诸多因素(真实性、准确性、成本与益处),让我们对GI测试有了“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准确、透彻并且深入的认知。
范志红: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
“即使同样的米、同样的锅,但加多少水,是否提前浸泡过,常压煮还是压力煮,刚煮好、放凉了、冷藏过,不同条件煮出饭的GI值,有很大的不同”,范志红围绕食物GI值的理解偏差和应用建议主题,通过在GI基础概念、食物细节、食物搭配、进食方式等最常见的18个理解偏差进行逐一解答,指导我们如何正确地理解GI的概念。此外,演讲通过分享四个食物选择建议,向大众传达了“GI虽重要,但并非食物的唯一选择指标”这个重要的关键信息,这对大众正确理解和实践低GI饮食带来了重要帮助。
Arne Astrup:丹麦诺和诺德基金会健康体重中心主任
Arne Astrup教授在演讲中向我们介绍了运用低GI食物及膳食纤维的特性来制定体重管理,特别是对于糖尿病管理及体重管理等需要个性化营养指导人群的重要意义。Arne Astrup教授总结到:1)低GI和低GL的饮食有助于保持健康的体重和降低2型糖尿病的风险;2)低GI食物/低GI饮食由于可以刺激饱腹感相关激素的分泌,可以带来更明显的饱腹感;3)对于超重和肥胖个体的减重来说,低GL饮食可有效的减轻体重,尤其是可以预防体重的复胖趋势。低GL饮食还可以减少炎症,从而降低患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某些癌症的风险。
李成:上海理工大学副教授
由于食物的消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为了更好地理解食物消化的本质,李成在演讲介绍了学者团队构建的一个平行/顺序混合动力学消化模型,开发了一款配套应用软件,可以通过消化数据得到拟合结果。此外,演讲介绍了混合动力学消化模型在淀粉消化特征中的应用,以及水分(低、中等、高水分)对于淀粉相变及消化特性的影响,并对市面上30多种食品(饼干类、纸杯蛋糕类、面包类)进行了调研,分享了相关研究成果---藜麦粉替代小麦粉在面包中的应用(中等水分),为低GI食品的相关研究带来了十分宝贵的技术思路。
Andreas Rytz:雀巢研发中心高级数据统计学家
食物的血糖反应可以预测吗?Andreas Rytz的演讲通过逐一对常见单一碳水化合物(如常见糖类),以及常见食物(水果、牛奶、谷物早餐等)等复杂成分对其GI/GL影响的关键因素,并结合蛋白质、脂肪等其他营养元素,讨论了它们对餐后血糖的间接影响。为我们带来如何利用这些研究数据以及如何通过建立相关数学模型来预估食物GI的研究成果,旨在最终帮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搭配出更健康的一日三餐。
孙晗:飞鹤乳业创新中心研究员
孙晗在报告介绍了飞鹤针对血糖代谢异常人群需求的研发成果——爱本清澄奶粉。研发人员调研了高血糖/糖尿病人群的营养需求和日常膳食营养素摄入情况,设计了适合每日摄入、补充多种营养成分的奶粉配方。经动物和临床研究验证,证明爱本清澄奶粉替代普通奶粉饮用,能维持血糖稳定,适合成为高血糖/糖尿病患者日常健康饮食的一部分,助力更多营养需求。
陈历俊:三元食品首席科学家、副总经理
陈历俊在演讲中介绍了三元在人源益生菌发酵乳健康功效循证的诸多研究,以及利用研究结果开展新型低GI发酵乳创制的工作。借此强调了母乳是宝宝最好食物,持续深入系统研究中国母乳、基于牛奶模拟母乳,不只是促进宝宝健康发育的需要,更是促进国人全生命周期健康需要。
斯榕:美安康质量检测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执行总裁
斯榕在演讲中介绍了作为第一家备案低GI自愿性认证的机构,美安康的服务如何在整个低GI食品产业链条上的最后一环——低GI认证,把信任从产品方传递给消费者。演讲介绍了美安康专注于一站式服务的独特优势,以及如何支持低GI产品开发持续创新的主要内容。
宋德明:成都天健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宋德明在演讲介绍了历经十余年,从育种工作开始,培育出拥有自有知识产权的中GI(GI=63)功能大米(稳糖米),并结合自有知识产权的低GI方便米线加工技术,研发出一款达到了低GI标准(54,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测试)米制品食品的历程和成果。
在第三届中国GI国际会议上,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隆重发布了首部“GI科普公益动画视频”。该视频由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出品,联合了GI行业多位资深专家,以及二十余家致力于推广低GI食品的企业共同参与。与会专家表示,这部视频在我国GI产业内具有开创性、首发性和国际性,对低GI生活方式的科普推广有重要意义。
据介绍,科普动画视频及大会上GI专家大咖演讲的详尽内容均可在微信公众号【GI营养工作室】进行查看,各个演讲的实况也可在大会直播平台随时回看。大会以满满干货提升大会在GI行业的影响力,推动GI产业在我国的科学发展。
此外,本届大会为鼓励促进GI行业的发展,对做出杰出贡献的企业表达认可,还特别组织了企业评奖活动。组委会表示,获奖企业均在低GI产品的创新或研发中有自身的独特成果,以飞鹤为代表的部分优秀企业,荣获了本届大会的研发创新突破奖等多项大奖。完整企业评奖结果将在微信公众号【GI营养工作室】发布。